不知道你有没有过这种体验——走进奶茶店,哪怕菜单翻了三遍,最后还是会点一杯杨枝甘露。这种“刻进DNA的选择”,背后藏着一杯饮品15年的进化史。
2006年,广东小伙谢焕城在上海人民广场开了家“谢记甜品”,那会儿大家喝杨枝甘露还得去港式茶餐厅端碗。直到第二年,一位老顾客开车来买,说“想打包带走,碗装太麻烦”,谢焕城突然灵光一现:“为什么不能把甜品做成杯装?”这一试,就试出了第一杯能插吸管的杨枝甘露。别小看这杯“换了容器”的饮品——芒果粒得切到0.8cm,刚好能吸进1.1cm口径的透明吸管;西米要煮得Q弹不黏糊,椰奶得调得甜而不腻……谢焕城花了好几年打磨配方,就为了让“杯装”不是简单的“换包装”,而是“更好喝的体验”。
2015年,谢记甜品更名为“7分甜”,把“杨枝甘露”印在招牌最显眼的位置。没想到这一换,直接引爆了新茶饮圈——2019年,喜茶、蜜雪冰城、茶百道等近30个品牌跟着推出杨枝甘露,连外卖榜单上都能看到它的身影。有人说“这是跟风”,但更多人承认:“7分甜把杨枝甘露做成了‘自己的标签’。”
今年七夕,7分甜的一波操作又让老粉破防:经典杨枝甘露重回2007年的12元,还出了“清椰杨枝甘露”限定款——用植物基椰子水当基底,口感更清爽,连吸管套都是“谢记甜品vs7分甜”的双面设计。评论区里,有人晒出十年前的消费小票:“那时候我还是学生,攒钱买一杯12块的杨枝甘露,现在带着孩子来喝,价格居然没变。”也有人说:“现在更在意健康,他们家的芒果是当天现榨的,0香精0色素,喝着放心。”
其实,杨枝甘露的“长红”,从来不是靠“吃老本”。7分甜搞了个“万物皆可杨枝甘露”的玩法——和宝可梦联名出“噼里啪啦杨枝甘露”,和光明合作做雪糕,甚至在西安推出加了稠酒的“昭阳醉仙”,把地域特色揉进经典里。就连品牌定位都变了——从“更好喝”到“7分甜鲜果茶 好喝,更健康”,把“鲜果茶”的标签贴得更牢:芒果要选当季的,全程冷链到店;专门建了实验室测糖度、查农残,就为了让每一杯都“新鲜安全”。
有人问:“新茶饮这么卷,杨枝甘露凭什么火15年?”答案其实藏在细节里:是把芒果粒切到刚好的尺寸,是把价格打回12元的情怀,是跟着消费者需求变“健康”的聪明。就像一位老粉说的:“我喝的不是杨枝甘露,是从学生时代到成家立业的回忆,是‘不变的味道’里藏着的‘用心’。”
从谢记甜品到7分甜,从碗装到杯装,这杯杨枝甘露的故事,其实是新茶饮行业的一个缩影——不是靠“噱头”赚快钱,而是把一款产品磨到极致,再跟着消费者的需求一起成长。当其他品牌在追“网红款”的时候,7分甜守住了“杨枝甘露”这个“老伙计”,反而走出了一条“不卷流量卷产品”的突围路。
现在再喝一杯7分甜的杨枝甘露,吸一口芒果粒和西米的混合口感,或许能尝到:所谓“爆品”,从来不是“突然火起来”,而是“熬出来的”——熬得过时间的考验,熬得出消费者的真心。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