凌晨1点刷到小区群里有人晒楼下烧烤摊的烤苕皮,你摸了摸瘪下去的肚子——吃吧,想起上周称体重涨的两斤;不吃,翻来覆去满脑子都是烤串的香,到底哪样更伤身体?作为跑了十年民生新闻的老记者,今天我把这事掰开揉碎了说,保证你看完能睡个踏实觉。
先聊“睡前吃宵夜”的坑:不是所有夜宵都该骂。我之前跟过一个“夜食综合征”的选题,受访者是个刚毕业的姑娘,早上啃不下包子,一到晚上就盯着外卖软件,凌晨两点爬起来煮加了双倍料的泡面,“每周至少三次,不吃就心慌”。医生说这可不是嘴馋——夜食的能量占全天50%以上,不仅容易胖,还会打乱肠胃节律,时间长了胃炎、失眠都找上门。但要是你只是偶尔加班到十点,吃个苹果或者煮点燕麦,那真犯不着焦虑。
再说说“饿肚子睡觉”的雷:别信什么“饿几顿就能瘦”。上周采访社区医院的王医生,他说最近接诊了好几个年轻人,为了减肥故意不吃晚饭,结果要么低血糖晕在地铁上,要么胃溃疡加重——尤其是有胃病的人,饿着肚子等于让胃里的胃酸“空烧”,疼起来能打滚;还有三班倒的护士朋友跟我吐槽,“值夜班不吃东西?凌晨三点扎针手都抖,哪来力气照顾病人?”
但也不是所有人都不能“饿”:两种情况可以试试。比如中午吃了火锅+奶茶,下午还啃了块提拉米苏,晚上窝在沙发上追剧没动,那晚饭可以省;要是BMI超28(比如1米6体重140斤以上),想控制体重初期偶尔饿一两顿,问题不大,但千万别天天来。
最后说重点:怎么吃夜宵才不踩雷?我自己值夜班的时候有个习惯——睡前1小时吃点“软乎的”:要么一个香蕉,要么一杯温牛奶,或者煮半碗小米粥。那些烧烤、炸鸡、方便面就别碰了,高油高盐跟“健康”沾不上边;还有重庆人爱加的辣椒面,吃了容易兴奋,凌晨三点还睁着眼睛数羊,犯不着。
其实不管是吃还是饿,核心就一句话:顺着身体的节奏来。规律三餐是本,真饿了就吃点清淡的,别硬扛;想吃夜宵就选健康的,别贪嘴。毕竟咱们折腾来折腾去,不就是想睡个踏实觉,第二天能精神饱满搬砖吗?
编辑:李罡
(注:文中案例均为真实采访改编,数据来源:人民日报、科普中国)
